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23”细则措施出台
作者:bet356官网首页 发布时间:2025-10-28 10:04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中国证监会10月27日发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重点提出八个方面23条具体措施。证监会表示,多项意见明确了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小投资者保护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是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政策文件。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加强有关方面的工作协调,推动《意见》和各项措施落实,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rs。结合经营机构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经营机构投资者教育和服务的主体责任,引导经营机构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不少意见建议,经营机构要把投资者教育工作落实到细化,落实投资适当性管理责任,将投资者教育嵌入业务流程。经营机构在向投资者销售金融产品、提供服务前,必须向投资者深入解释业务政策,在合同重要条款中明确,充分提示相关风险,提高投资者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部分经营机构不重视投资者诉求、处理不当的情况,多份意见提出,经营机构的主体责任强化投资者诉求处理机构,督促经营机构完善投资者投诉纠纷处理机制,并与加强内控制度、合规管理体系有机衔接,管控投诉源头,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不少意见要求,要把中小投资者保护融入经营机构的业务流程和合规管理中,从源头上为投资者构筑坚强的保护屏障,推动经营机构关爱投资者、善待投资者,真诚当好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把关人”、“卫士”。更好发挥保险机构的作用。投资者保护机构作为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的专门机构,应当d 充分发挥争议解决作用,通过支持诉讼、立案股东代理、诉讼代理等方式,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数据显示,2025年9月,投资服务中心支持投资者提起诉讼90起,提起诉讼代表指令19起,参与诉讼特别代表4起,支持6万余名投资者获得赔偿约28.95亿元;提交了11项股东代位权法律,为投资者挽回损失约11.5亿元。随着中小投资者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为满足中小投资者日益增长的维权需要,巩固和深化中小投资者依法正当维权的理念,要充分发挥投资者保护机构的作用。对此,不少意见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培育投资者保护机构支持中小投资者维权的具体情境,支持投资者保护机构接受中小投资者表达民事赔偿诉求的投票,参与上市公司破产、破产重整等方式的投票;加强典型案例的文字论证,丰富投资者保护机构在提起支持诉讼、普通股东案件等方面的制度实践。要求投资者保护机构在相关民事赔偿诉讼中向上市公司出具问询函或提起诉讼,行使股东权利和提起民事诉讼的相关信息必须按规定向社会公布。依法采取适当形式,让中小投资者及时了解权利行使情况和维权机构保护权利的情况,以行使股东权利,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少关于完善退出过程保险机制的意见,为完善退出过程中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制度和机制提供了依据。一方面,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持续监管,化解风险。不少意见建议,存在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应充分披露退市风险,保护投资者知情权。同时,加强对存在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股票异常交易的监控,防止公司股票的非理性炒作。另一方面,再次加强投资者保护因根本违法行为而被强制拆除。提出多项意见,引导因重大违法行为面临被强制解聘风险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积极采取先行赔偿等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措施,弥补投资者因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违法行为而遭受的损失。加强处理相关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的衔接配合,配合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强上市公司自愿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不少意见建议,上市公司应主动提供现金选择权等保护措施。同时,为加强对境外上市外资股(即B股)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多方意见建议,发行B股的公司拟通过全面要约收购或支持设立临时股本的方式主动终止B股上市交易的,股东。中国证券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洪生表示,很多意见的监管原则都很明确,就是上市公司无论是自愿退出还是被迫退出,都应该实行全方位、全流程的中小投资者保护。即从风险提示到异常交易处理,再到责任及后续权益保护,每个环节都不遗漏、不放松。目的是确保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在退出过程中得到充分保障和保护。 (编辑:管静) 中国经济网公告:股市信息来自合作媒体和机构。这是个人观点作者是nionyou。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
电话
020-66888888